頸動脈斑塊與年(nian)齡相關,年(nian)長的人容(rong)易發生,可以分為“軟(ruan)斑塊”或(huo)“硬斑塊”兩種類型。其中,軟(ruan)斑塊破潰風(feng)險高于(yu)硬斑塊。
如何(he)分辨(bian)軟斑(ban)塊和硬斑(ban)塊(kuai)?哪個更危險?
頸動(dong)脈使用(yong)彩色(se)超(chao)聲檢查,報告單上的各種“回(hui)聲”代(dai)表著斑塊(kuai)的內容物(wu)與質地。
硬斑塊——等回聲與強回聲
代表(biao)超(chao)聲(sheng)波遇到了較硬的物(wu)質,所以反射回聲(sheng)較多(duo)。表(biao)示斑塊(kuai)內可能含(han)有較多(duo)纖維組織,或有鈣化,為穩定斑塊(kuai),也稱(cheng)為“硬斑塊(kuai)”。
軟斑塊——無(wu)回(hui)聲(sheng)與低回(hui)聲(sheng)、混(hun)合回(hui)聲(sheng)
代表(biao)超聲(sheng)波被吸收,所以反射較(jiao)少,表(biao)示斑塊(kuai)(kuai)內可能(neng)有(you)出血、炎癥(zheng)或是有(you)較(jiao)大的脂質(zhi)內核,為不穩定斑塊(kuai)(kuai),也稱(cheng)為“軟斑塊(kuai)(kuai)”。
如(ru)果(guo)出現(xian)“混合回(hui)聲”則代表(biao)回(hui)聲區域(yu)情況(kuang)復(fu)雜(za),可(ke)能是(shi)壞(huai)死細胞形成的鈣化(hua)、出血、炎癥滲(shen)出、較大(da)脂質核心等混雜(za)在一(yi)起,為不穩定斑塊,是(shi)危險性較大(da)的軟斑塊。
把軟斑塊(kuai)變硬,該怎么做?
斑(ban)塊上覆蓋的纖(xian)維帽,有可(ke)能出現(xian)破潰,就會激活(huo)血(xue)小板聚集形成血(xue)栓,是造成心梗與腦梗塞的主要(yao)(yao)原因,破潰也是斑(ban)塊最大的風(feng)險。預防血(xue)栓性疾病,就是要(yao)(yao)想辦法穩(wen)定斑(ban)塊,不(bu)讓(rang)其(qi)破潰。
目前還沒有辦(ban)法完全消除斑塊(kuai),但可(ke)把軟斑塊(kuai)轉化為(wei)硬斑塊(kuai)。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(wei)基(ji)礎,同時使用他汀(ting)類藥物控制血脂(zhi),降(jiang)低血液(ye)中的低密(mi)度(du)脂(zhi)蛋白膽(dan)固(gu)醇(LDL-C)。
建(jian)議將低密(mi)度(du)脂蛋白膽(dan)固醇(LDL-C)控制在1.8毫(hao)摩(mo)爾(er)/升以(yi)下,理想值是達到(dao)1.4毫(hao)摩(mo)爾(er)/升左右。試驗證明,長時間服用他汀類藥物,保持較低的低密(mi)度(du)脂蛋白膽(dan)固醇(LDL-C)水平,可抑制斑(ban)塊進展,還可能使(shi)斑(ban)塊體積縮小。
目前他汀(ting)類(lei)(lei)藥(yao)物(wu)還沒(mei)法(fa)被其(qi)他降(jiang)脂(zhi)藥(yao)物(wu)完全替代(dai),所以(yi)只要沒(mei)有(you)用藥(yao)禁忌(ji),或是(shi)出現嚴重的(de)藥(yao)物(wu)不(bu)良(liang)反應,就(jiu)不(bu)建(jian)議停用他汀(ting)類(lei)(lei)藥(yao)物(wu)。
出現頸動脈(mo)斑塊,血栓的風(feng)險(xian)大嗎?
不是所(suo)有的(de)斑塊(kuai)都(dou)有很大(da)的(de)風險。
人老了,幾乎都會出現頸動脈(mo)斑塊,如果沒有高(gao)血壓、高(gao)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煙、家(jia)族遺傳等(deng)風險(xian)因素,頸動脈(mo)斑塊進展(zhan)會很慢,穩定性較高(gao),通常不需(xu)要藥物治療。
有相關風險(xian)因(yin)素的人,在治療(liao)基礎疾病的同(tong)時(shi),要找醫(yi)生評(ping)估斑(ban)塊風險(xian),以確定是(shi)否需要服他(ta)汀類藥(yao)(yao)物穩定斑(ban)塊。如果(guo)斑(ban)塊破潰風險(xian)較(jiao)大,還需服用抗血小板藥(yao)(yao)物,以防血栓形成(cheng)。
來源:健康(kang)時報
以上內容僅用于健(jian)康科普,如有侵權,請聯系(xi)我(wo)們刪除
本文來自:2024-04-30人民日報健康號“藥師華子”《頸動脈斑塊的“軟”或“硬”,要怎樣分辨,如何降低風險呢?》,部分內容有刪減,版權歸原作者。